英雄 35/365

à propos du pays

國會席次應該多少才對?
先前因為核四議題,讓林義雄先生又絕食了。但是我想談的並不是核能問題,而是公眾人物對議題的影響力。當年能夠通過律師考試的人都是社會菁英,林先生大可像很多人一樣放棄,選擇出國深造。然而他為台灣民主所作出的犧牲,以及其後痛失摯愛的悲劇,確實令我景仰。更難能可貴的是,後來有人問他後不後悔,他只說,我不後悔,可是我很傷心。我不知道對這塊土地的愛要如何深沉,才能在面對如此巨大的傷痛之際,說「我不後悔」。

是的,我覺得他很偉大,也覺得他是個英雄。

可是這不代表他的看法總是正確。歷史及過去都是至關重要、不允許受到遺忘的,我們對前人的敬仰亦然。林先生對這個國家的情感、對理想的堅持,以及為台灣好的心,我都不會質疑。可是前陣子除了擔憂他年事已高,絕食可能對他的健康造成傷害,我還一直想起高中時,公民老師與我們討論立委席次減半的議題。當時已經確定會改制了,但老師說,其實他並不贊成,因為減半就意味著每個立委的權力變大了(因為代表性變高了),而我們平常對其嗤之以鼻,且信任薄弱,但我們要賦予每個立委更大的權利嗎?當時這個理由說服了我,但是已成既定事實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當時林先生堅持的,而民進黨政府進行改制了。(相信民進黨改制的原因不是只有一個,但是暫且不談)若以事後諸葛的觀點來看,立委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造成兩黨把持權力,許多小黨因為制度被消滅了(而不是因為公民的選票自然受到淘汰),國會的立場變得更單一對立了,自然不是好事。

我相信林先生是本著一片好意,本著理想支持他所支持的,尤其是最近有機會了解他的故事時,著實令人動容。然而就如同我們不應以人廢言一般,我們也不應該因為「人」而決定支持什麼。一如先前分享過的,關於法國大革命歷史的爬梳之文,雖然很難,但我由衷希望台灣公民能壓下內心渴求英雄/強人領導的不安全感/懶惰,實現真正的「民治」,到那時我們才能說我們是真正的「民主」了。

photo credit: Tambako the Jaguar via photopin cc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