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不吝惜 48/365

A Learner's Note

沒人會否認學習的重要。我們賴以為生的工作技能、熱愛的休閒活動、到處旅行的語言能力,一切都是靠自己學來的。即使再沒有學習慾的人,當工作或生活遇到困境,也被迫要面對學習。

最常見的莫過於學習語言。有人想把英文學好,想在工作上更上層樓。有人學日文或法文,除了實用,更多了點進入異文化的憧憬。不管學習什麼,教材都只是知識,可以用各種數位形式保存。我們的社會對於智慧財產一直不是太重視,即使近年來已有轉變,但對很多人來說,這些無形的資訊終究不然有形的物品有價值,所以對任何要付錢的接受度就很低。我想起一個論調:「不花錢也可以學XX」(這常常是書名,殊不知買書也是要花錢的。)。我曾經也很認同這個作法。

的確,在這個時代,想學什麼東西都可以連上網路,有著多到超乎想像的資源可以使用,從部落格到教學影片應有盡有,想學語言就有教學影片,想學習程式有技術文章,而且完全免費。不過經過這些年,我有了一種體悟,我曾想透過網路學很多東西,結果絕大部分都不了了之。並不是網路沒有這些資訊,而是心態不對。免費,不會帶來好的心態。

我很喜歡的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說過這個簡單又絕對的秘訣,那就是不要吝惜花費金錢與時間。

最近剛好在一個網站Code School上學網頁應用程式(如果你剛好想學HTML5或Ruby on Rails,我強烈建議去看看。),一段時間下來,過程中真充滿驚喜與成就感。它有非常高水準的教學影片,以及互動式的練習。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本來毫無頭緒的觀念。我必須說,這是我無法在免費資源裡找到的專業水準。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願意花錢,你就可以進入那個競爭激烈的教學市場。不同的網站彼此競爭,有最聰明的講師製作最好的教程,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吸收想要的知識。只要願意付適當的金錢,你就可以得到不同等級的選擇。當然,就像市場上的任何商品,並不是貴就是好。你必須付出時間與精力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資源,讓那些華而不實的教材被淘汰掉。付出會帶來一種認真的態度,相應於你願意投入的比例。花錢的行為並非重點,而是那些堅決不願花錢的人應該自問「我是認真的嗎?」。

想要獲得什麼,卻不願付出代價,那是不可能的。嚷嚷著"不花錢學XX"其實是有點偷懶;不願花錢,常也就不願花時間,那就不能怪自己太快放棄了吧。



--
photo credit: quinn.anya via photopin cc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