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誰看 64/365
About Writing
許多關於寫作的建議,都強調要為你的文章設定讀者。知道了讀者是誰,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語氣說什麼樣的內容。最好是把讀者設定成一個人,想像你正對著他說話,這樣讀的人也會感覺作者在對你說話。如果你總是不知該如何下筆,我認為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想像你和過去的自己對話。不是未來的自己,是過去的自己。
和自己對話是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作的事情。思索和反省都算是一種自我對話。但如果應用在寫作上,想寫出別人容易理解的文字,就必須想像自己正面對著過去的自己說話。我們不太可能拒絕「教導」自己,也不可能對自己藏私。之所以選擇過去的自己,是因為如果寫給未來的自己看,像是日記,像是那些用作提醒的筆記,其實不用寫的太詳細,也不需要使用清晰完整的句子就可以完成。未來的自己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馬上就可以理解那是什麼意思。這樣產生的文字,往往會變的喃喃自語,不知所云。別人自然就看不懂了。
寫給過去的自己就不一樣了。想想看,過去的自己還未經歷你所經歷的,所以一定不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必須試著用清楚的描述才能讓對方理解,而這正好就是寫作的功能。過去的自己也不會批判或嫌惡你,畢竟還有誰比自己更親密呢,就可以毫無壓力地說想說的話。當然,想像你的讀者是你最好的朋友或是家人也有同樣的效果。
就算你從不寫作,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說話。說話是我們本來就熟悉的表達方式。把過去的自己當成對象,試著告訴他一件事,就是嘗試寫作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