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尋訪─Český Krumlov 45/365

à propos du voyage

與友人同乘客運回到布拉格,這個我還未能好好看看的城市。得友人的友人之助,臨時決定搭火車前往小鎮捷克克魯姆洛夫 (Český Krumlov),由於名字難記,旅客多簡稱 CK。歷經旅途中被請下火車搭一段接駁巴士,因時間延遲未能接上另一段火車而滯留在另一小鎮捷克布傑約維采 (České Budějovice, CB) 一小時,風塵僕僕的我們終於在下午三點到達捷克克魯姆洛夫。

此小鎮為友人們盛讚,當天天氣炎熱如台灣,陽光毫不吝嗇的照耀著這中歐小鎮。在旅途中,在受到共產的破敗建築極大衝擊的幾天,我曾在爬上布爾諾的山丘從教堂遠眺之際,隨口問過友人,若沒有經過現代共產政權的巨變,不知道捷克傳統的建築是什麼樣呢?會不會像低地國那樣,連河邊的房子都是風景?

我在捷克克魯姆洛夫找到答案。那是與運河邊的狹長房子相去甚遠,但仍掩不住其歲月痕跡的白牆紅瓦。美麗的中世紀建築簇擁著中央的城堡及其遠近馳名的彩繪塔。大汗淋漓的我們登上彩繪塔後,驚喜的享受高處宜人的涼風及超乎現實的景致。確實是個很棒的地方,在塔上時我想。

而後在小鎮各處走走。遊人如織,途中碰上的大都是觀光客,多為亞洲面孔,操著久違的台灣口音的國語及閩南語的遊人還不少。一向肆無忌憚大說中文的我,頓時感到收斂之必要。觀光客太多了,我們經過的第一家紀念品店,老闆一見我們,開口就是不甚熟練但發音竟還可以的中文,用英文確認我們來自台灣,指指旁邊的小紙牌,上面用中文寫著「台灣遊客特別折扣」,不知是哪年哪個故鄉遊人替他寫的。我太驚訝,覺得一切彷彿夢境般虛假。身為來自小國的旅人,我幾乎不曾期待外國人能猜出我來自哪裡,更別說特地標示出島嶼的名字。曾讀過一篇文章,說台灣人缺乏信心,總是喜歡問外國人是否知道這個「小」地方。以前我也曾問過這種問題,有時得到「當然」(當然是英文或法文)的答案,總是有點羞愧,好像自己預設他人無知似的。後來我很少這麼問了,除非對方真的親口說出「Thailand」。

如同年少時總過分在意他人眼中自己的倒影,雜揉著各種國際情勢及長年不安,地理政治上都太過年輕的小島上的人們,也缺乏安全感的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歷史仍前進著,小島上的人們漸漸開始選擇吼出自己的名字,漸漸不再願意畏畏縮縮了。而旅居他鄉如我,也在各方面漸漸不再如從前那樣執著於倒影,無論是在認同上,或者個人生活中。

在捷克克魯姆洛夫短短五小時的旅程,以在廣場休息時巧遇與我們坐同一條長凳的台灣媽媽(後來當然還有他問路回來的女兒,拜友人之賜他們也不用擔心走不回巴士站)作結。回程的路上看見他們母女聊天鬥嘴,友人不禁說好希望父母也能來,他也能像這樣帶一輩子含辛茹苦的他們四處走走看看。既然他說了,我也就沒開口,可是心裡想著的是同一件事。

島嶼,你尚安好嗎?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