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味覺到品味 7/365

Feeling The World

我喜歡茶與咖啡。

未必一天會喝上多少,卻喜歡瓶瓶罐罐弄得很複雜。逛街看到精緻或奇特的茶總忍不住想買一點回家,越來多的精品咖啡店也不斷吸引我的目光。每天我都會花時間泡點東西。我不確定吸引我的到底是味道還是那種注入熱水到嚐下第一口的過程,也許所有的熱飲天生就有撫慰人心的作用;幫自己泡杯茶,常常是一天中最放鬆與全心投入的片刻。通常會買兩三種喜歡的茶放在家裡,可以決定這天要嘗試新品項還是舊選擇。其實分辨味覺的唯妙差異很有趣,也不需要甚麼天賦異稟。尤其是咖啡,我也常常喝半天分不出來,看似認真的鑑賞,單純是一種樂趣。

那天,在攤位上與一個新創的茶品牌創辦人聊天,問了我都喝什麼茶。我說都喝。他有點會意地笑說他也是。同樣風味的東西喝久了,總會膩吧。

當我們聽到品味,最直接的聯想是那些昂貴的品牌形象:廣告裡的俊男美女用一種權威的姿態告訴你什麼是品味,真是一種對品味的誤解。我想品味只是一種關於分辨的能力,過去累積的經驗能告訴你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時候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怎麼樣不用擔心自己被騙。

很多人以為,只喝某一個分類的茶或咖啡就代表好品味。其實品味這件事跟類別應該沒什麼關係。如果真要說哪一種茶代表壞品味,其實不是在談茶的品種,而是品質。壞品味指的是那些明顯較差的選項。就像不會有人說包種茶勝過烏龍茶,或蜜香紅茶與錫蘭茶誰好誰壞。當品質到達一定水準的時候,分類只是代表風格的不同,會隨著人的喜好與價值觀而異。

有趣的是,在單品咖啡的領域,就不太會有這種混淆。畢竟,如果不是對品質有認識的人,大概也不會說出他" 喜歡耶加雪菲勝過曼特寧" 吧。



--
圖片來源:Photo Pin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