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後 8/365

à propos de la société

種種抉擇,都是錢與其他價值的掙扎。你,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以下改編自前陣子的心情抒發,寫於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許多人認為抗議主題一變再變,也有人認為抗議群眾得寸進尺。然而,其實命題一直沒有變過:

錢 vs. any other things,你要什麼?

服貿:你要錢(也不一定會得到就是了),還是自由、民主,多元化的社會?
石虎:你要錢,還是保護我們根本沒資格踐踏的環境?
核電:你要錢(沒算進外部成本的「便宜」電費),還是保護一破壞就千萬年無法回復的家園?

金錢如此易逝,當真值得我們那麼多珍貴的東西嗎?

下面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我大學時代便心嚮往之卻沒能成行的城市,一個古老的歐洲大陸的城市。

這個美麗的古老小城,在花卉王國,叫萊登(或稱萊頓,Leiden)。每年的10月3日,是所謂的「解放節」,其他城市沒有,只有這裡放假。解放節的存在,是為了紀念1574年西班牙侵略時,市民奮勇抵抗,最終等到援軍。戰爭結束後,皇家為了感謝萊登市民,給了市民兩個選擇:第一,免稅。第二,一所大學。市民認為免稅可被取消,大學卻能長久延續,最後選了大學。四百多年後的今天,大學仍在,皇室成員幾乎都在這裡讀過書,偶爾仍會來訪。

聽完這個故事,有個問題迴盪在心中,久久不能自已:我的台灣同胞,會選哪一個?會選眼前不知道能持續多久的錢財利益,還是一所大學?這個問題我想了整整八個月,仍舊沒有答案。或許我只是害怕那個答案吧。我多希望,有一天,我能毫不猶豫地說,我們的眼光,也能看到一百年、兩百年以後。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