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35/365

A Thought

第一次聽到社會企業的概念應該是報章媒體上,自從2006年尤努斯獲得諾貝爾獎後,他的鄉村銀行一直是許多媒體筆下的社會企業代表。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世界上有人可以用商業的方式去改善社會。但真正去思考社會企業是什麼,要等到2012年,王文華的他的書裡,述說了他創辦若水的過程。若水是一家針對社會企業的創投,希望能帶起台灣對社會企業的重視,可惜這些努力後來並不成功。從他的點滴紀錄裡,我同時理解著創業與社企兩個相關又新鮮的概念。然後到了今年四月,我參加社企流主辦的社會企業論壇。坐在台下聽著國內外成功的社會企業家分享他們的理想與故事。也許社會企業本身就帶著點理想性,每個社會企業家都有自己動人的故事,你會有點動容,有這麼一群人試著改變社會的問題,而且還真的去做了。聽著聽著,我不禁若有所思。

社企也是創業的一種,也要面對所有創業的問題。如果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社會企業通常試圖解決一個特定的社會問題,就好像寫文章前先擬好了題目。市面上關於創業的書,多半是在教讀者怎麼成功創業,並不特別在乎題目是什麼。許多不屬於社會企業範疇的成功創業家,也聲稱他是因為看到了某個"供需失衡的問題"。籠統來說,創業當然是在解決問題,因為解決問題才有價值。如果總是創立了永續的事業,創業家與社會企業家做的事並無不同,有點不一樣的是出發點。社企似乎多了一點推己及人的理想性,也容易比他人更執著,社會創業家特別容易陷入一個困境:空有理想,卻沒有商業模式。沒有商業就沒有永續,就不可能達成理想。這是一種理想與能力的落差。不論是哪一種理想,太過一頭熱就會看不到自己應該面對的現實問題。若水的團隊沒有辦法通這一關,社企流論壇上的許多新創團隊也面臨這個考驗。

理想與能力常常會有落差。所以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是同等重要的兩件事。做喜歡的事不難,難的是讓它有價值。這恐怕是所有創業者的心聲吧,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地方聽到同樣的話。藝術家、歌手、科技創業家、社會創業家,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話重複著一樣的概念。也許對少數人來說,只要堅持理想最後就一定會成功。但我很清楚不然,對大多數人來說,要讓喜歡的事變的有價值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術,也是我鼓舞自己必須學習的,最重要的技術。



--
photo credit: nicdalic via photopin cc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