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就是不一樣 51/365

A Dream of Equality

幾十年來,心理學家深入研究了人如何反應環境的刺激;而生物醫學也從最微觀的尺度去了解人體的運作方式。不管是從微觀到巨觀來看,人體是一個自我調節的系統。也就是說,人不會永遠喜愛某種正向刺激,永遠逃避某種負面刺激。人的行動準則,是把自己的感受維持在一個接受的範圍裡。當我們感到冷,我們會穿外套;感到陽光太刺眼,我們會找地方躲避。我們會讓自己處在一個條件適當的環境裡,不管是溫度、溼度、各種物質,都有一個容忍範圍,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如果超過範圍,我們的感官會感到痛苦,然後千方百計地讓自己回到範圍裡。

作為這個星球上的生物,這是我們共同的特質。但每個人感到舒適的範圍大小,卻因人而異。就像南方的民族受不了北方的酷寒;許多人到了國外也會水土不服。如果地區可以造成差異,那人與人之間自然有更多細微的變因。一個人身體的容忍範圍,跟他的生長環境與基因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必須理解一件事:你所感受到的身體病痛,別人未必都感受的到。因為每個人身體條件不同,對你來說不舒服的環境,對他人來說可能完全沒有感覺。相反的,我們也必須學著不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人,因為你並不曉得別人的狀況。

我從小就是個嚴重過敏的孩子。過敏這件事,簡單說就是我的身體會把環境裡的有些成分視為威脅,而不斷發炎。如果今天我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致敏因子的星球上,我可能就和其他人沒有差別。當然,誰又知道在那樣的環境裡,有沒有人會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適應。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生來都不同,都被放置在一條適應與適應不良的光譜上。我們說生理會有差異,說不定有人在心理層面需要別的環境,疾病與正常的分野,是一種武斷的劃分。

是不是有一天,我們可以接受並諒解每個人就是不一樣。我衷心期待那天的到來。



--
photo credit: Will Montague via photopin cc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