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56/365

à propos de la vie

《56 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Lursc71eo

這是一部驚人的記錄片,無論是想法本身及堅持至今的毅力,都令人嘆為觀止。從片中這些孩子七歲開始(可以看見七歲的片子甚至是黑白的),每七年追蹤一次,到現在當年的孩子們都已經五十六歲了,因此最新一集叫做《56 up》。引文的只是第一部分,應該可以找到接下來的,只是還沒時間看完。


有陣子台灣非常流行一句法文 expression "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一開始也覺得啊,說了這句話彷彿置身巴黎讚嘆人生多美好,但稍後便有人說這是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才說的,表示無奈卻豁達之意。我從此沒再誤用,只是在真正學習法文之前,不知為何我怎麼樣都無法將 c'est la vie 及其本意連結起來,好像怎麼聽 C'est la vie 就是有種說不出的唯美浪漫及正向,或許就和日本商品愛用法文(其實台灣也是,特別是台北),喜歡那股「異國感」的原因一樣吧。後來學了法文,漸漸可以體會 C'est la vie 要傳達的那種感覺,不過建築在經驗及語境之中的涵義實在難以言傳,只能說或許在法國(尤其是巴黎)要碰到不如意的小事太容易了,被騙被扒,服務人員態度差勁,甚至即使支持罷工如我,碰到搭不上車的窘境依舊無奈。然而對於這部片,至少是第一部分,看完後呆了好一陣,只想說 "C'est la vie"。


人生啊,往往是充滿荊棘與困難的,尤其交互看著黑白影片中那一雙雙晶亮的眼睛,如何受到歲月磨礪。而人活著,便必須是在社會中的(當然也可以像片中一位男士真正「流浪」,流浪到蘇格蘭去),這也是為什麼部分人士不明白或不重視所謂「階級複製」的概念,卻有人仍要大聲疾呼的緣故。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與他人相比要得到好學歷及社會地位輕而易舉(結果還說自己一生充滿挫折,唉,實在不想為他多費唇舌,但真是太缺乏同理心了),而要打破社會的玻璃天花板,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可能要加把勁,但並非毫無可能;只是對於某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孩子,社會的極端殘酷或許是你我都無法想像的。公視曾拍攝過一部連續劇《刺蝟男孩》,講述兩個孩子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加入黑幫的故事。片中的黑幫(角頭派系)少有大家幻想的義氣或呼風喚雨,有的只是如何遭到利用又棄置的殘酷現實。片中的主角之一便是從小生長在極度貧窮的家庭,十四歲開始販毒,甘冒生命危險作為他人打手,為的僅是希望自己也能「拿錢買衣服給家人」,如此卑微的願望。最後在他浪子回頭時,當年的恩師感嘆他走錯了路,浪費了自己的天分,至為可惜;他卻忍不住哭了出來,說:「我只是個窮人家的孩子……」另一句印象深刻的話是有個角色說,最殘酷的事,不是你知道自己正往地獄走,而是你正往地獄走時,眼睜睜看他人如何順利的往天堂走去。當時看完,難過了好幾天,至今無法再鼓起勇氣重看。


然而連續劇畢竟是連續劇,雖然如此真實。可是當真實人生真實呈現,聽著他們成長,跌倒,站起,或是再沒有站起來過,其震撼難以言喻。有時候看看他人的人生路途,也會驀然想起,自己也正在路上呢。其實關注社會,也就是關注很多人的人生,或者說,關注每一個人部分的人生,以及以後的人的人生。


photo credit: Daniele Zedda via photopin cc

Recommend


Keanux

登入或註冊帳號

Facebook 登入

我們絕對不會未經過你的允許發表到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