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 on 60/365
à propos de la vie
離開歐陸小城前夕,想起去年在巴黎和中國友人聊天的內容。
當晚我們都累了,我記得自己洗完澡後穿著舒適的大學厚帽T,到旅社一樓連上網路使用手機,與友人對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最後兩個人手機都放下了。內容其實大多都記不清了,唯一記得的是友人對於自己「隨波逐流」的感嘆。他之所以說這樣的話,是因為當天我們碰見了另外兩位朋友的朋友,都是極為外向奔放的人。他對我說,覺得他們這樣也挺好,他們的人生似乎很精采,有時候想想,像他自己這樣順著安排(應是社會期待的路途之意),一路在學校教書讀書,好像一直在「隨波逐流」,覺得自己似乎對人生不夠積極上進,好像自己沒決定過什麼。我回答什麼完全忘了,只記得最後他跟我說,能和我在這裡(巴黎)這樣聊天很好。我一直蠻羨慕他能夠在每一個當下直白的表達情感,包括之前他對我們說想到不能再見我們就覺得不開心,以及前幾天他們要回國之際,他對我說,我會很想念你們。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人闇於自見,不僅缺點如此,有時優點亦然。
既然我已經忘了,只能以此刻的想法揣測當時的自己可能會說的話了。我完完全全能夠明瞭他說那番話的隱約焦慮,因我也從不是所謂「積極進取」的人,與他不同的是我羨慕的只有他們不必承受社會對非外向積極族群的負面壓力而已。只是現在我甚至連這個也不羨慕了。人生本來就是隨波逐流的,積極進取並不是不好,努力去做些什麼試圖改變現狀的心意也非常可貴(例如我就很佩服社會運動人士,無論老少),然而個人人生的許多轉折,回頭細想其實都是機遇,都有那麼一點不受人為控制、卻扮演關鍵角色的因素。人生是不間斷的連續體,不像遊戲能夠按個暫停喘口氣,而是一旦推倒便無法回溯的骨牌,很多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平淡無奇,只是一直往前倒,如同時間的行進本身;但是在關鍵轉折之處總有最精巧的機關,啟動改變走向的契機,可能是考上一個學校、進入某家公司,在特定地點或特定事件遇見了特定的人,因為事件或人啟發或影響了之後的決定,環環相扣。歷史亦如此,因而有人說歷史巨變常常與偶然有關。
並不是說我們因此就放棄人生,不努力了。相反的,在每一個當下影響我們的人事物,每一個機遇,都像細緻的積木一般組成了此刻的自己,此刻的一切外在機緣及內在感受又組成下一刻的自己。正因如此,每個當下所做的決定都是在當時的考量、時空背景及資訊下做出的,是我們所感受到的「波」而決定往哪裡「流」。因此人生必然是隨波逐流的,這也是人生的有趣之處,而努力做些什麼的重要性在於,至少對我個人而言,我不希望未來若對任何事情感到後悔,抽絲剝繭後發現我就是那個轉折關鍵。努力是享受人生的一種方式,但旅途中的驚喜又是繼續努力的動力。
小城的時光帶給我許多成長,專業上的自不必言,旅途中的,學習與自己相處的,思考人生的。小城的人事物是人生的美好之一,什麼時候再回來,我不知道,就像幾年前我也沒想過自己很快又飛了回來。或許換個說法,順流而下,是小城的風雨陰晴交付我的智慧。
photo credit: Domiriel via photopin cc